大师正品保证

7天无理由退换

10倍赝品赔付

顺丰快递包邮

怎么识别高仿古盏

时间:2016-10-26 15:21来源:武夷建盏

  古玩市场上已发现将建窑系其他窑场生产的仿建产品冒充建盏以抬高价格的现象,但有的藏家误将此类器当作高仿品中的赝品。

辨别古盏

  要区别建窑“兔毫盏”的真赝,首先要看胎色。宋元时期建茶盏的胎质中含铁量较高,在窑中受一氧化碳气影响,胎色呈黑色或酱红色,而有的仿品胎色发白,多涂墨染黑。现在的高仿品多选择窑址中的黄色和紫红色粘土,外加5—10的耐熟料,在1320℃——1350℃中烧成,其仿品胎色与真品一样。

  仿品釉色选用古窑址旁的黑色釉石,选洗粉碎后加入黑粘土,松木灰及胎质上,宋元时期建盏胎质表面粗糙,胎体中有砂粒杂质,釉下胎体上可以看出手工拉坯和修坯时留下的轮痕,规整不失自然,流畅不失规矩。仿品的胎料现均放入球磨机中研磨后过40目筛,故其中杂质少,胎体表面平整细腻。用电动拉坯机成型时,制作手法一般比较死板做作。

  少量白云石和滑石粉,控制窑温1320℃可烧出美丽的兔毫。如烧制银油滴茶盏,选福建水吉一带产高岭土、石英砂、钾长石、白云石、滑石粉、稀土,粉碎后按比例掺和点在黑釉上,以1240℃——1280℃二次烧成银油滴盏。

  最常见的做伪段有“消光去音”法(即用酸性物质在釉面上做处理,再用手段把新品的敲击声变得古朴沉闷)。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接底法(即将宋代的碗底接在新坯上、再挂釉入窑烧造),老胎新釉法(即将窑址上采拣的生烧品重新入窑烧造),老器后加款(后刻“供御”、“进盏”及臆造款等)等等。仿建产品除了碗(盏)这类器形之外,还新创造出了少量梅瓶、蒜头瓶、小盅及茶壶等;不过这些梅瓶、蒜头瓶比宋代的器形更大,较易辨别;茶壶及小盅也非古代建窑制作。

  仿古建盏由于采用的胎、釉及烧成温度与古代相近,故其化学成分基本一致,纹理也几可乱真。但仔细观察,其釉面大多较浮亮且亮光扎眼,用酸性物质浸泡者则釉面呆板、晦涩,缺乏建盏的柔润深沉之感。有的粘“土锈”,但不自然。其次,仿品胎土淘洗大多较细腻,胎体表面较平整光滑且较薄,手感较轻飘。

  其三,仿品大多为轮制压模或注浆成型,修刀过于工整,以致显得拘谨而缺乏真品的自然、随意之感。

冰裂纹

  其四,仿品大多不见冰裂纹,也有人为利用热胀冷缩原理产生的冰裂纹,但裂纹较粗。

  其五,新仿品若用手指轻轻弹击,发出的声音较清脆;而宋代建盏发出的声音较深沉。

“供御”或“进盏”

  其六,新仿建盏上镌刻或模印的“供御”、“进盏”铭,字迹甚差,毫无真品的潇洒、飘逸之感,不可同日而论。从已发现的宋代实物看,“供御”款基本为镌刻,而“进盏”大多为模印(镌刻者偶见)。市面上也有发现用金属刀在宋代建盏上雕刻“供御”或“进盏”。


相关文章
13003977890